土地非农化的治理效率 (二)治理效率的本质

Key:给出了资源配置、治理结构、制度环境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的效率定义

1 由效率的争议说起

新古典经济学对效率的定义:

任何两个或多个决策(资源利用、生产投入、商品销售等)在边际价值上的等值替代。MR=MC?

新古典经济学对真实世界的假定,导致其对诸多问题的解释力受限,如外部性、公共物品、搭便车问题等。其后的经济学家们,引入了交易费用、有限理性来进一步增强经济解释。

真实世界,是充满摩擦的世界。

2 关键概念

新古典的假设:

  • 完全信息;
  • 完全信息被完全理性的决策者掌握;
  • 被完全理性的决策者掌握的完全信息能被无成本地加工、处理和决策

基于以上,诞生了新古典下的一些关键效率概念:

  • 帕累托效率

  • Kaldor-Hicks效率:资源重新配置后,如果受益者的福利增加超过受损者福利的减少,无论受益者是否对受损者进行补偿,这一资源的重新配置都是有效率的(Kaldor, 1939; Hicks, 1939)。这有些类似于边沁的功利说?《公正》,流落荒岛的一群人发现一些鱼,均分所有人都活不了,一部分人不吃(饿死),另一部分人能活下来?配置?

  • 配置效率:资源利用者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根据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函数,实现资源利用净收益最大化。基本的原则就是资源的配置在不同用途、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边际价值相等,因此,这类效率也可以称为“边际原则”的效率;

  • 技术效率:在生产技术和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与实际成本的百分比。如果在不减少其他产出(或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技术上不可能增加任何产出(或减少任何投入),则该投入产出向量是技术有效的(Farrell,1957;姚洋和章奇,2001);

Technical Efficiency Definition

https://www.economicshelp.org/blog/glossary/technical-efficiency/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the effectiveness with which a given set of inputs is used to produce an output. A firm is said to be technically efficient if a firm is producing the maximum output from the minimum quantity of inputs, such as labour, capital, and technology.

Technical efficiency requires no unemployment of resources.

Given a certain quantity of inputs (natural resources) –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achieved when we produce the maximum output possible. Note, we could produce all guns or all butter.

Example: Suppose a firm produces 300 cars a week from its current workforce and quantity of robots. If the maximum potential output was 320.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rate of the firm would be (300/320) = 93.75%

In this case, some workers and factor inputs are underemployed, and there is a degree of potential output missed.

Further reading:

https://www.economicshelp.org/microessays/costs/efficiency/

现实世界是充满摩擦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整契约、机会主义等因素,是造成摩擦的原因。现实世界存在交易成本非完全信息有限理性

摩擦本质上就是因为现实世界中交易费用的不可准确衡量和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不可准确衡量的交易费用导致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计算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甚至错误),而有限理性否定了决策者始终按照边际最优进行决策的假定。

限制条件下的效率:

  • 帕累托次优
  • X效率:经济活动由于内部原因而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机会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组织(organizational)或动机(motivational)(低)效率。这个X代表造成低配置效率的一切因素(Leibenstein, 1966)。The concept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also related to X-inefficiency. X-inefficiency is said to occur when a firm fails to be technically efficient because of an absence of competitive pressures. e.g. a monopoly employs inefficient working practices because it has no incentive to cut costs.
  • 可补救的经济效率:如果没有更合适的选择存在以期待获得更多的净收益,则现有的组织运行、资源配置、经济系统将能被称为是有效率的(Williamson, 1996)。

限制条件下的效率,认识到交易费用的不可准确衡量性和有效理性的局限,但在追求效率上却要求决策者能够无成本地观察所有限制条件,掌握所有可能的决策选择,同时能够无成本和瞬间地进行效率的决策。这导致了内在逻辑的矛盾,即承认决策者认知能力有限时,又为决策者保留了无成本处理信息的能力。

谭荣老师认为: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本质就是通过制度安排(含治理结构)来尽可能地减少交易费用。即在一定的资源利用过程中,当“租值耗散最小”时(Cheung, 1974),资源利用的效率最高。

The theory of rent dissipation:

https://www.romeconomics.com/licensing-rent-dissipation/

Rent Dissipation occurs when a valuable public good can be accessed with no restrictions under competition its value will dissipate at the margin after being consumed by an additional person, until all rent is completely dissipated. A good example of rent dissipation is the case of overfishing. Assume there is a sea that anyone can get access to. Fishermen will crowd at the sea to fish until all fish have been captured. Rent of the sea decreases to zero as it cannot further produce any output (fish). The sea has become a wasted capital.

Furthermore, Rent Dissipation also creates another undesirable economic outcome. When valuable capital can be accessed with no restrictions, the first extractor may decide to destroy resources until an additional entry is worsen-off. For instance, a farmer, finding a farmland with rich soil, chooses to build (poor-quality) houses instead of plating crops on that land. It is to avoid competition because with no restrictive entry, anyone can step onto the farmland and plant its own crops. Hence it is better off for the farmer to destroy the rich resources so that further entrance is not profitable.

After all, without clearly defining property rights rent dissipation will occur. To combat it, licensing is a major solution.

许可是对抗租值耗散的手段之一。

3 基于三个层次联系的视角

测量VS实践

xx可以精确测量,但却无法实践;xx可以实践,但无法精确测量

故提出动态逼近的效率说(个人语)。

层次:

  • 社会基础。包括文化、习惯、道德、传统及宗教等非正式制度(informal rules)。非正式制度被认为是自发形成的——“经过有目的的计算后的选择是几乎不存在的”(Williamson,1998),所以,该层次对人类主动追求效率的影响不大。(或者说,这些(部分)本就是追求效率的自然行为?比如xx习惯,xx文化,本身就蕴含了追求效率的意义?)

  • 制度环境。包括宪法、法律、产权等正式规则,这个层次的制度虽然可以和非正式制度一样,“通过进化(evolutionary processes)形成“,但更多的是”被人为设计的(Williamson,2000)。这样,正式制度设计就为人类提供了第一次机会来主动选择效率;

  • 治理结构。可以看做是行为人在正式制度下自发选择的各种竞争规则。治理结构的目的就是在正式制度的限制下,为特定的交易实现治理过程的效率,即为人类提供了第二次机会来主动追求效率;

  • 资源配置。把治理结构和正式制度视为给定,通过不断调整价格和数量来实现边际最优原则,为人类提供了第三次机会来主动追求效率。

即,自然→制度(大)→规则(小)→微调?

这一路下来,似乎并不自然和简洁。

Ostrom(2005)在分析不同级别制度的时候,把制度也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超宪法层次(meta-constitutional situation)、宪法层次(constitutional situation)、集体行动层次(collective situation)和执行行动层次(operational situation)。

Ostrom的命名似乎更能让人豁然开朗。

4 对治理效率的定义

  • 在资源配置上,治理效率本质上是指经济活动净收益的最大化,理论上可以通过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相等来衡量,但由于实际中各种因素对衡量准确性的限制,此时可以采取替代的方法来衡量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以减少交易费用和有限理性等对衡量本身的限制;
  • 在治理结构层次上,治理效率是指被选择的治理结构相比较而言能够更小化交易费用;
  • 在制度环境层次上,治理效率是指所设定的制度环境相比较而言能够更小化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的测算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方法(Yvrande-Billon and Saussier,2004)。

5 现实中的判断:以私有领域和公共领域经济活动为例

对于私有领域,如厂商,一般只需要考虑资源配置层次的治理效率。

本章更关注公共领域的经济活动,即当出现了外部性、公共物品和“搭便车”等问题时,人类如何追求治理效率。

传统资源经济学认为,资源利用经常忽视非市场价值,导致边际成本出现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分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配额、税费、补贴等方式进行调节,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然而,问题是配额、税费、补贴的数量究竟是多少才能准确内化外部性)

对治理效率的判断:

  • 如果是私有领域的经济活动,市场的供需价格和数量就是最好的结构,此时可以只按照资源配置层次的效率标准进行决策,而不需要考虑治理结构及制度环境层次;
  • 如果是公共领域的经济活动,市场可能处于“失灵”状态,首先需要从治理结构和制度环境层次的标准来考虑,寻找合适的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来减少交易费用,然后再在资源配置层次上实现效率。

现阶段中国的集体土地,处于高价值value,低(无)价格price状态。

市场和政府在新制度经济学那里只是两种不同的治理结构的概念,而不是庇古理论中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作为市场的替代方式,如何选择,仅取决于两者的交易费用的大小。庇古理论认为政府是万能的,是用来弥补市场缺陷的。


土地非农化的治理效率 (二)治理效率的本质
https://yuzhang.net/2020/11/06/土地非农化的治理效率(二) 治理效率的本质/
作者
Yu Zhang
发布于
2020年11月6日
许可协议